隨著能源短缺和環境惡化的問題日益突出,在滿足人們健康、舒適要求的各種措施中,節約能源與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暖通空調行業面對的一個重要議題。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,各種新材料、新設備、新技術、新工藝不斷推陳出新,能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之一。
地源熱泵技術目前在國外得到廣泛的應用?,F在美國的家庭、銀行、醫院、機場、連鎖旅客、超市、辦公樓和學校等均有一定比例的建筑使用地源熱泵。截止2008年底中國安裝地源熱泵系統面積為7500萬平方米,并以20%以上速度增長。開始應用于學校,酒店,辦公樓等。
在建筑供熱空調中采用熱泵技術可以充分利用環境中的低品位熱能,提高建筑供熱空調系統的一次能源利用率,減少CO2、NOx、SO2、粉塵等污染物的排放,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節能新技術。
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利用地下埋管,在淺層土壤巖土體中組成土壤源換熱器,使淺層土壤巖土體成為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的冷、熱源。由于淺層土壤巖土體中常年保持恒定的溫度(一般比常年平均溫度高2℃左右),遠高于冬季空調、采暖室外計算溫度,又遠低于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。因此地源熱泵系統具備較高的運行效率,屬于可再生能源,因節能環保的優勢突出并被大量普及與推廣。由于地源熱泵技術以大地巖土體為冷熱源,介質在巖土體中封閉環路中循環流動,實現與巖土體熱量交換的目的,并已經具有大量的工程項目實踐和科研成果,是一種成熟的新能源利用技術,積累了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。在系統設計合理的情況下,可以穩定、經濟、可靠地連續運行。
2019年11月12日夜,一場大風,氣溫突降。而河津市樊村中學的學生宿舍卻溫暖如春,新建的地源熱泵供暖系統已提前三天開放了。這標志著河津市所有學校將告別煤炭取暖,走進低碳、節能、環保的新能源時代。
今年以來,河津市委、市政府十分關注民生,關心農村學校冬季取暖問題,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,將所有學校燃煤鍋爐拆除,全面實施煤改電、煤改地源熱泵供暖工程。其中對10所農村寄宿制學校進行地源熱泵供暖改造;對55所非寄宿制學校進行煤改空調供暖改造。全市學校新增空調568臺;地源熱泵供暖改造面積79000余平米,空調供暖改造面積50000余平米,總計達到130000平米。
樊村中學共有800余名學生,往年主要采用煤炭鍋爐取暖,污染環境不說,安全系數也較低。今年,該校被列為全市十所地源熱泵供暖改造校之一。工程開始后,市領導鞠振、何偉、王高紅和教科局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深入現場檢查督導。施工企業搶時間,爭速度,短短三個多月時間,共打淺層地源換熱井260口,開挖地溝27條,填埋管道6.8萬余米,安裝主機四組,更換變壓器一臺。經測算,該校供熱季可有效替代標準燃煤200余噸,大大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,為供熱安全提供了保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