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源熱泵施工的結束,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。最后的壓力測試、系統清洗與調試是確保所有隱蔽工程和設備連接萬無一失、并讓系統達到最佳性能狀態的臨門一腳。對于業主而言,掌握驗收要點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關鍵。
第一關:壓力測試——檢驗系統的“密封性”
壓力測試需分段進行:地下環路、室內主管道、末端系統。
方法:使用手動試壓泵,將壓力緩慢升至設計試驗壓力(通常為工作壓力的1.5倍,如0.8-1.0MPa)。
標準:穩壓至少24小時。壓力降不超過0.02MPa,且不滲不漏,即為合格。這是檢驗所有熱熔接口、螺紋連接處是否完美的“試金石”。壓力表上的指針,就是施工質量的“成績單”。
第二關:系統清洗與沖洗——保障系統的“潔凈度”
管道在安裝過程中會殘留焊渣、油污、泥沙等雜質,若不徹底清除,將嚴重損壞水泵和主機換熱器。
方法:
分段沖洗:將系統分成幾個部分,利用高速水流分別沖洗,直至排水顏色與進水一致。
旁通沖洗:沖洗時,將主機、水泵、精密設備(如壓差旁通閥)用旁通管短路,防止雜質進入。
化學清洗:對于復雜系統,可在后期加入專業清洗劑進行循環清洗,然后再用清水徹底置換干凈。
第三關:系統調試與平衡——激活系統的“性能魂”
這是將靜態系統激活為動態智能系統的最后一步,必須由專業工程師完成。
內容:
水力平衡調試:使用專用儀表,測量并調節各支路上的平衡閥,將流量精確調整至設計值。這是解決房間冷熱不均的最終手段。
主機調試:檢查制冷劑壓力、壓縮機運行電流、進出水溫度等參數,確保主機在最佳工況下運行。
自控系統校驗:檢查所有溫控器、電動二通閥、主機啟停聯動等功能是否正常。
運行數據記錄:調試正常后,記錄下系統的各項運行參數(如水溫、壓力、電流),作為未來維護的“基準檔案”。
業主驗收要點:
查閱文檔:索要并保管好全套設計圖紙、施工記錄、壓力測試合格報告、調試報告以及所有設備的保修卡。
運行體驗:在不同季節測試制冷和采暖效果,觀察是否達到設定溫度,各個房間溫差是否過大。
感官檢查:傾聽主機和水泵運行噪音是否在可接受范圍;觸摸管道保溫外表面,不應有凝水或燙手/冰手感覺。
培訓交接:要求施工方對業主進行系統使用、日常維護(如更換過濾器)的全面培訓。
結論:
嚴謹的測試、徹底的清洗和專業的調試,是地源熱泵系統長期可靠運行的“保險單”。業主積極參與竣工驗收,不僅是對工程質量的監督,更是對自己未來幾十年舒適生活的負責。一份完整的工程檔案和一次透徹的使用培訓,是為整個高質量施工畫上的圓滿句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