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層面,歐盟“綠色新政”進一步強化建筑能效指令,明確要求2030年前成員國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供暖占比,地源熱泵被列為關鍵路徑。美國《通脹削減法案》延續并擴大了對安裝地源熱泵系統的稅收抵免力度,最高可達30%,極大刺激了市場投資。
國內政策環境同樣積極。住建部《“十四五”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》將地源熱泵列為城鎮清潔供暖重要技術。2025年,更多省市出臺細則:如北京對采用地源熱泵的新建公共建筑給予每平方米百元級補貼;山東明確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優先支持地源熱泵項目,并配套電網增容優惠;南方部分夏熱冬冷地區(如江蘇、浙江)也首次將地源熱泵納入省級建筑節能技術推廣目錄,提供專項財政激勵。
值得注意的是,政策導向更加精細化,從“鼓勵安裝”轉向“注重實際運行能效與可持續性”。多地啟動對已建成地源熱泵項目的長期監測與后評估,確保系統高效穩定運行,防止因設計不當或運維不善導致土壤冷熱堆積問題。國家層面也在醞釀更嚴格的地源熱泵系統工程設計與施工標準,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。